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方向【毕业论文】.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环境 民事 公益 诉讼 制度 研究 资源 护法 方向
- 资源描述:
-
1、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作 者专 业法学(本科二学历)学籍批次学习中心指导教师摘 要摘 要经济的不断发展给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而由此伴生的环境污染也严重侵蚀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这已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广大民众心存忧虑:有关部门仅对事故的始作俑者及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却并未顾及其侵害公众环境利益的民事责任。研究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为研究对像进行研究,首先是阐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为:国家对环保的重
2、视与支持;环保团体的壮大;会议召开为环保提供契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为:立法缺失导致诉讼步履维艰;环境诉讼的主体资格规定过于苛刻;高昂的费用成为提起诉讼的障碍;最长诉讼时效较短。基于此,本文提出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完善对策为:树立宪法观念,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扩大公益诉讼原告范围;在费用方面向公益诉讼的原告方倾斜。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保护 法律1目 录目 录一、引言1二、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1(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与支持1(二)环保团体的壮大2(三)会议召开为环保提供契机2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3(一)立法缺失导致诉讼步履维艰3(二)环境
3、诉讼的主体资格规定过于苛刻4(三)高昂的费用成为提起诉讼的障碍5(四)最长诉讼时效较短5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完善对策5(一)树立宪法观念,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5(二)扩大公益诉讼原告范围6(三)在费用方面向公益诉讼的原告方倾斜7结 语8主要参考文献9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一、引言其实人类社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环境问题也没有被划分在特定的法律管辖范围之内。后来是因为工业化发展的带动下,才使得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江国华、张彬,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七个基本问题-从“某市环保联合会诉某化工公司环境污染案”说开去J.政法论丛,2017(
4、02):36-47.。因此,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还是各国政府都亟待处理的一项关键任务。在之前的时候,针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法律是依次使用了不一样的保护措施。在保护个人利益的时候,通常是在利益被侵害之后,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去对行为人需要为此承担的责任予以确定,以达到保护个人利益的最终目的。过去这两三年以来,很多专家都纷纷主张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创建,并为此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然而却迟迟无法达成一致性看法,不能把一个完善的体系给创建起来。所以说,为了让国家对环境公益进行更全面的保护,应该把社会个体成员也当做是环境公益保护的单独主体,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肯定能够为环境公益
5、诉讼开辟更多新的渠道。二、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与支持站在宪法的角度而言,其中第2条内容是非常清楚的指出,国家的所有权利均是人民的,而且人民可以依法利用相应的渠道以及形式去对国家有关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实施管理 徐以祥、王宏,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赔偿数额的确定J.法学杂志,2017,38(03):115-124.。还有第五条内容也明确指出,国家应当依法治国,并打造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第九条内容当中又指出定,国家需要保证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爱惜一切动植物。第二十六条则指出,国家应该对人类的生活以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改良,避免被污染或者是遭遇到别的公共危害。另
6、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里面的第七十七条内容也专门强调过,不论是国有财产还是集体财产受损,都允许人民检察院在进行公诉时发起附带民事诉讼 牛颖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辨析以诉讼标的为切入的分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01):40-47.。这也就意味着被当做公益事业代表的检察院是能够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的。反映出公益诉讼的本质便在于捍卫公共利益,所以我们在环境诉讼中同样能够对它进行使用,以便在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时候发挥一定指导作用。(二)环保团体的壮大自从大家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之后,就先后组建了大量的环保团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环境科
7、学协会,以及自然之友、还有就是中华环保基金会等这些。像此类团体的组建与它们进行的推广活动,都促进大家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大幅度加强,同时唤起了大家的环保积极性。所以说,为此类团体提供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是完全符合当下社会的实际发展趋势的。因为他们能够把很多人的力量汇聚起来,然后和公民个体共同组建成环境公益诉讼的大众基础 江国华、张彬,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七个基本问题-从“某市环保联合会诉某化工公司环境污染案”说开去J.政法论丛,2017(02):36-47.。(三)会议召开为环保提供契机当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认识到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