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安全与合理应用导论》第3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安全与合理应用导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 安全 合理 应用 导论 作业 参考答案
- 资源描述:
-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安全与合理应用导论第3次作业参考答案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代理经营进口药品单位或办事处,对所代理经营的进口药品制剂的不良反应,要进行() 1分不断地监测整理不间断地追踪、监测,并按规定报告按法定要求报告按法规定期归纳不断地追踪收集正确答案:B2、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病例时须() 1分立即报告3日内报告15日内报告一个月内报告一个季度内报告正确答案:A3、进口药品(包括进口分包装药品)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向()提交。 1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正确答案:C4、以下
2、哪项不是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主要任务() 1分制定需要重点监测的药物不良反应名单组织全国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组织药物不良反应教育培训承办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转和维护发布药品不良反应警示信息正确答案:A5、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定期是 1分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正确答案:C6、我国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发布的。 1分2009年2012年2010年2011年2008年正确答案:D7、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当及时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 1分卫健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健委国务院国家药品监
3、督管理局社会公众正确答案:B8、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 () 1分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逐级定期报告制度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正确答案:C9、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企业需开展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工作() 1分药品再注册企业通过大量安全性研究,确认需要在说明书中增加该药品安全性信息或必要的警示内容时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进行药品说明书修订工作GMP认证时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10、我国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网站是() 1分正确答案:D11、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不包括() 1分走访调查自愿呈报系统集中监测系统记录联结记录应用正确答案:A12、一旦发现药物不良
4、反应发生,首先() 1分上报不良反应监测部门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停用一切药物填写不良反应报表院内通报批评正确答案:C1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是() 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确答案:A1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实施主体是() 1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卫生机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正确答案:D15、根据不良反应数据统计分析,定期撰写“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并及时上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1
5、分产品基本信息、国内外上市情况因药品安全性原因而采取措施情况、药品安全性信息的变更情况用药人数估算、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安全性相关的研究信息其他信息及药品安全性分析结果等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1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指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的制度是() 1分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登记制度药监部门审批制度注册制度强制管理制度正确答案:A17、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1分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重复率发生人群正确答案:A18、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哪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1
6、分自发呈报系统处方事件监测集中监测系统自动记录数据库队列研究正确答案:A19、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对收到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于每年()前将上一年度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统计情况和分析评价结果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分12月1日7月1日1月1日4月1日10月1日正确答案:D2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 1分定期通报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不定期通报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正确答案:A21、国产药品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所在地()提交 1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