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民法、物权法方向【毕业论文】.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宅基地 使用权 流转 问题 研究 民法 物权法 方向
- 资源描述:
-
1、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作 者专 业法学学籍批次学习中心指导教师摘 要摘 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改革是提高生产力的必然因素,社会正处于迅速转型阶段,再加上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国内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体系逐渐发生改变,宅基地闲置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隐形交易愈发广泛,应用效率十分低下,以上均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概括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法律属性,为本文打下理论基础。然后介绍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通过分析国内相关的宅基地法律制度后,整理相关的资料数据,了解到现阶段国内宅基地流转所产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政府颁
2、布的法律条款并不完善,关于所有权的问题并不合理,使用权登记流程以及管理方法不科学,使用权的隐性交易情况十分常见,农民的融资途径狭窄。最后基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包括:优化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推广和完善退出补偿机制,扩大宅基地流转范围,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推广宅基地产权抵押贷款经验,进而希望可以促进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关键词: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 法律制度1目 录目 录一、引言1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1(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1(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2三、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历史和问题分析2(一)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演变2(
3、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3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8(一)优化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8(二)推广和完善退出补偿机制9(三)扩大宅基地流转范围10(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10(五)推广宅基地产权抵押贷款经验11五、结论11主要参考文献12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一、引言综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内始终将城市与乡村进行区别化管理,并采取两种不同的监管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管是社会保障地位,亦或者是经济发展水平,均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受到国家政策方针的影响,人口的流动性并不密切,城乡之间很少进行交流沟通,彼此之间的流通比较差,
4、在旧社会此种管理形式并没有产生过多的矛盾郑尚元.宅基地使用权性质及农民居住权利之保障J.中国法学,2014(4).。然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时,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自此之后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人口流动性增强,城乡之间的贸易往来及流通愈发密切,在这一背景条件的影响下,宅基地控制的情况愈发普遍,在当前执行的土地制度体系中,禁止将其使用权进行转让处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则使其用益物权的职能被削弱了。结合目前的制度体系来看,比较注重突出社会保障性,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对农民进行了很多的限制,致使其在转换该项权利期间产生了很多问题,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农民群
5、体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已经不单单靠种地谋生,则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条件。本文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体制进行完善,促使农民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进而提升市场交易的安全性,使农村人民的合法利益不受威胁;与此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土地闲置的情况,缓解城市发展的压力,综合公平性及效率方面考虑,提升土地的应用价值;进而贯彻落实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从权利主体的角度看,我国目前获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两种类型,即:首先,即为农民以自身所具备的权利为基础依据而获得;其次,则是其他公民采用受让以及继承等多种形式获得高海.论农民进城落户后
6、集体土地“三权”退出J.中国法学,2020(4).。(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1.成员权依照国内制定的法律制度可知,宅基地使用权的享有者必须是农民身份,只要满足法律要求,农民就有权向农民集体申请无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也是政府为其提供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在对宅基地进行分配时,由于是具有无偿性的,并且是政府采用强制手段将之前由农民所属的宅基地收回集体后,给予其的一种经济补助,所以,必须要以农民的身份才可以享有这一权利韩松.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法学,2012(2).。在该项权利没有全面流转的过程下,以农民的身份获取其使用权的方法比较常见。虽然其流转形式呈现出了相应的变化,
7、并且不是那么特别严格,但是此种方法仍旧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在人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2.用益物权针对农民来说,其是利用农民的成员分配宅基地使用权的,并因此而变成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人。通常情况下,获得宅基地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修建房产住宅以及相关设施,在国内的私法制度中,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的可结合物权法的相关内容,其被隶属为法律范围内的用益物权,有着很多的权利功能韩松.宅基地立法政策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J.法学研究,2019(11).。所以在对其进行划分时,必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在得到该项权利的初始时期,必须满足身份条件方可进行申请,而这也是成员权的重要体现,换而言之,在此过程中所呈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