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法考点资料.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劳动法 考点 资料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的劳动法,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这样的法律对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进行统一调整。我国于1994年7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狭义上的劳动法具有以下特征:1.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2.该法统一适用于全国范围;(港澳台除外)3.该法内容包括涉及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各个方面。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2、规范的总称。其特征:1.调整两部分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2.是法律规范的总称,不仅仅包括法典式的劳动法,也包括了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各部门联合颁布的规章等。劳动法的渊源,劳动法的表现形式(识记,选择题)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选择题)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1.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2.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如生
3、育保险、养老保险等;3.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5.其他有关管理机关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例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承揽合同关系B.公司与职工签署的入股协议C.家庭保姆与雇主签订的合同D.某青年被宾馆录用为服务人员签订的合同答案是D。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本章为劳动法发展历史,简单的掌握和了解即可。第三章国际劳动立法一、国际劳动立法范围1.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公约及建议书;2.联合国和区域性的公约或协定;3.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协定。二、国际劳工组织二战以后,国
4、际劳工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直至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劳动立法组织,它不是民间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必须是独立的国家。国际劳工组织突出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应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作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包括各成员国参加国际劳工大会应有劳工、雇主、政府三方代表出席。(选择题)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国际劳工局。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不排除选择题)。第四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作用及适用范围一、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1.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有
5、密切关系的其他关系;2.有特定的主体劳动法中的劳动者与劳动使用者之间的主体关系;3.有独立的内容体系劳动就业、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资、休假、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工会、劳动争议处理等内容。二、劳动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区别(简答)劳动法与民法;劳动法与经济法;劳动法与行政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三、劳动法的体系(简述)1.劳动管理法劳动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权2.劳动就业法3.劳动关系协调法劳动合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4.劳动标准法工资法、工时休假法、职业安全卫生法、女工未成年工特殊保障法、职业训练与职业资格标准法、职工奖惩规则。5.社会保险法生育保险法、养老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医
6、疗保险法、遗属津贴6.处理劳动争议程序法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司法程序)、集体协商争议(行政调解程序)、集体合同争议(同劳动争议)7.劳动检查监督法监督检查机构、监督检查职权8.工会的法律保障结社权、协商权、参与权、监督权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法所规定的企业形式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7、、社会团体如果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也依照劳动法执行。无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公务员、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第五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本章主要出简答题。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简答或论述题)1.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3.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二、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狭义上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与工作权、就业权同义,具体包括职业获得权、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法律、法规和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