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第一 单元 学前 儿童 语言 教育 概述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概念一、语言及其构成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以语音或符号形象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声音代码;词汇是基本的语义代码系统;语法是一套各级语义单位的结构规则。语言的语音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而语义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语义内容的丰富性和使用的广泛性,使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是由人们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共同创造出来的用以表达和交流的一套符号系统。语言包括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三个方面。(一)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指的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即语言的载体。从载体或表现形式来
2、说,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可分为两种,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是以形和义结合而成,以读和写为传播方式的语言。从语言的载体来看,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它先于读、写而发展,在读、写能力得到发展之后,四方面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因此,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评价表现为,不仅要关注他“说”的能力,也要关注他“听”的能力,看他是否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否能够听懂别人的话;同时也要关注他“读”和“写”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否仔细阅读图画书并理解其内容,是否有对文字的兴趣,能否初步用符号
3、、图画、图加文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二)语言内容语言内容通常包括语义和语法。语义是指语言的含义,即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要素的意义,语义是否明确、是否恰当是评价语义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学前阶段,儿童主要表现为对语义的理解是否准确,使用词汇或句子时表达意义是否准确。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语法是构成这套符号系统的规则,汉语儿童语法能力主要表现为句法能力,包括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度,表现为幼儿所说出的句子是否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三)语言运用语言运用也称为“语用”,是人们根据交际目的和语言情境恰当、灵活地使用语言,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能够理解不同句子的含义。语言形式、语
4、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构成了语言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就构成了学前儿童基本的语言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根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组织多样化的语言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的习性学家劳伦兹对动物的“印刻现象”进行研究后提出,指的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能力的时期。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将关键期称为“敏感期”,认为在敏感期中幼儿最容易吸收外界环境中的事物,发展某种心理能力。“关键期”和“敏感期”
5、的概念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重视早期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明确“关键期”或“敏感期”的观念,避免将母语发展的关键期等同于外语发展的“关键期”、将口语发展的“敏感期”等同于书写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而是要引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价值语言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工具价值方面,而且表现在人文价值方面。一、工具价值语言是学前儿童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首先具有工具属性。所谓“工具”,就是为达到某个目的、完成某项任务或促进某一事物发展的手段。语言就是人类学习、交流和传承的手段。对学前儿童而言,这个“工具性”,就是“驾驭语言的能力”。语言
6、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交际工具的过程。语言不仅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意图的工具,而且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工具。工具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即运用语言体现各种交际功能的能力;二是运用语言认识和思考的能力。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学前儿童逐渐学会倾听,结合情境恰当理解他人所说的话,并及时做出得体的反应;学会把握说话的时机,不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说话;学会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不同对象、不同的场合使用得体的语言。同时,当学前儿童语言真正发生后,他会逐渐学习运用语言认识周围的事物,运用
7、语言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能力的发展都建立在学前儿童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语音、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基础上。(二)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学前儿童要把意思表达得正确、完整和连贯,也需要有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过程的参与。随着儿童言语水平的提高,语言和认知能力的结合也渐趋密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不仅接触到语言本身,而且接触到语言所传达的不同知识,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前儿童语言的工具价值提示教师和家长要特别重视在学前期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机会、创设环境,同时面对有语言发展障碍或迟缓的幼儿,也应在学前期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
8、,在学前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帮助他们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为儿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范例,如日常对话、讲故事、做游戏等,让儿童去感知、体会、理解和记忆,也为儿童提供了大量运用、调整和创造语言的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语言学习和语言交往活动,学前儿童的基本语言能力能得到快速发展。二、人文价值人文性指每个个体在使用语言工具时,天然衍生和附加的思想、品质、情感等因素。学前儿童语言的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学习和掌握运用语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