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9

类型中医针灸学卫生资格考试题库.docx

  • 文档编号:2345276
  • 上传时间:2024-10-29
  • 格式:DOCX
  • 页数:289
  • 大小:172.7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针灸 卫生 资格考试 题库
    资源描述:

    1、中医针灸学卫生资格考试题库中医针灸学卫生资格考试题库之中医基础理论A1型题1关于中医学“证”的正确表述是A.疾病所表现的症状及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答案:D2中医诊治疾病主要根据的是A.疾病B.症状C.体征D.证候E.病因答案:D3“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交感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答案:A解析:类经附翼医易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即是说动与静、阴与阳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实际上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也即是相互斗争的过程,没有斗争就不

    2、能够制约。4“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互为消长D.平衡协调E.互相转化答案:B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运用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高度概括。5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是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B.阴中求阳,阳中求阴C.阴中有阳,阳中有阴D.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E.阴阳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答案:E6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答案:B7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所属的是A

    3、.阴消阳长B.重阴必阳C.阴长阳消D.重阳必阴E.由阳转阴答案:A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依据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转化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对立制约E.交感互藏答案:D解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并非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调控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由于阴阳的这种不断对立和制约,才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并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9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内为阴,外为阳B.背为阴,腹为阳C.五脏属阴,六腑属阳D.下部为阴,上部为阳E.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答案:B10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木为土之

    4、所胜B.木为水之子C.火为土之子D.水为火之所胜E.金为木之所胜答案:B11“泻南补北”法适用的病理变化是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亢E.肾阳虚而心火越答案:C解析:“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临床可见腰膝酸软,心烦失眠,遗精,心悸健忘,或潮热盗汗等症。12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为水之子B.火为土之母C.木为金之所胜D.水为土之所胜E.木为土之所不胜答案:C13下列各项,属于相侮传变的是A.肺病及肾B.肺病及心C.肺病及肝D.肺病

    5、及脾E.肺病及胃答案:B14下列各项,属子病及母的是A.肝病及肾B.肝病及肺C.肝病及心D.肝病及脾E.肝病及胃答案:A15下列各项,属于“母病及子”的是A.心病及肾B.脾病及肺C.肝病及脾D.心病及肝E.肺病及心答案:B16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人以水谷为本C.脾主升清D.脾能运化水谷E.脾为后天之本答案:D17大怒主要影响的是A.呼吸功能B.疏泄功能C.藏精功能D.气化功能E.运化功能答案:B18下列各项,与观察心主血脉生理功能关系不密切的是A.面色B.舌色C.爪色D.脉象E.虚里答案:C19生理功能表现为气血互用关系的两脏是A.心与肺B.肝与肾C.肺与脾D.脾与

    6、肝E.肺与肝答案:A20称肾为“气之根”的主要依据是A.肾藏精B.肾主水C.肾主纳气D.肾精化生元气E.肾主化气行水答案:C21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依据是A.解剖形态的差异B.生理功能的差异C.经脉络属的有无D.所在部位的不同E.阴阳属性的差异答案:B22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A.肾精的充盈B.脾气的健运C.肾阳的蒸化D.肝血的充足E.肾阴的滋养答案:A23五脏中有“娇脏”之称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D24肺主行水所依赖的是A.主一身之气B.司呼吸之气C.宣发与肃降D.主朝百脉E.主治节答案:C25生理功能表现为气机升降的脏腑关系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肝与脾D.脾与

    7、肾E.心与肾答案:B26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腑是A.肝B.脾C.胃D.肾E.肺答案:B27称为“决渎之官”的脏腑是A.膀胱B.三焦C.大肠D.小肠E.命门答案:B28脏腑关系中,“水火既济”指的是A.肝与肾B.心与肾C.肝与脾D.肺与脾E.肺与肝答案:B29水谷精微中的精粹部分所生成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答案:C30行于脉外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经气答案:D31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所生成的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浊气答案:B32营气的作用主要是A.润泽肌肤B.化生血液C.温煦内脏D.充养脑髓E.化生神志答案:B33表现为与语言、声音、

    8、呼吸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元气B.肺气C.宗气D.中气E.心气答案:C34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E液答案:C解析:血能养神,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35流注于皮肤、孔窍的物质是A.精B.气C.血D.津E.液答案:D36与津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脾、肾、小肠、三焦B.脾、肝、肾、三焦C.肺、肾、三焦、小肠D.胃、脾、小肠、大肠E.心、肾、小肠、膀胱答案:D37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答案:D解析:在大出血时,随着血液的大量丢失,气也会脱失,称为

    9、气随血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就在于此。38“衄家不可发汗”所依据的理论是A.精血同源B.气血同源C.肝肾同源D.血汗同源E.津血同源答案:E39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依靠的是A.心主血脉B.肺主宣发C.肾主气化D.肝主疏泄E.脾主统摄答案:B40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经脉B.络脉C.十五别络D.十二经脉E.奇经八脉答案:D41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是A.胸部B.腹部C.背部D.体侧E.肩胛部答案:E42具有加强表里两条经脉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A.浮络B.络脉C.经别D.孙络E.别络答案:E43十二经脉之气结

    10、、聚、散、络于关节的体系是A.浮络B.经筋C.别络D.孙络E.经别答案:B44与奇恒之腑有较密切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二经筋C.十五别络D.奇经八脉E.十二经别答案:D45下列名称表述错误的是A.手太阴肺经B.足阳明胃经C.手少阳心经D.足太阴脾经E.足少阴肾经答案:C46内踝上八寸以下,主要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答案:A47足三阴经的走向是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E.从足走手答案:D48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是A.手足贯注B.直线贯注C.循环贯注D.左右贯注E.上下贯注答案:C49循行于背部正中

    11、线的经脉是A.阳维脉B.阳跷脉C.带脉D.任脉E.督脉答案:E50循行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A.浮络B.经别C.别络D.皮部E.经筋答案:B51主要起维系全身经脉作用的经脉是A.正经B.奇经C.督脉D.阳维脉、阴维脉E.阳跷脉、阴跷脉答案:D52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A53疠气致病最重要的特点是A.病情重,预后差B.高热持续不退C.易伤津耗气D.扰动心神E.传染性强答案:E54七情刺激,易导致肾气泄下的是A.喜B.怒C.悲D.恐E.思答案:D55最易伤脾阳的邪气是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寒邪答案:D56数情交织伤及的

    12、脏腑是A.心、肺、脾B.心、肝、肾C.心、脾、肾D.心、肾、肺E.心、肝、脾答案:E57“百病多由痰作祟”说明痰饮致病具有的特点是A.致病广泛B.病势缠绵C.阻滞气机D.阻碍气血E.损伤阳气答案:A58与痰饮、瘀血、结石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寒凝B.气虚C.气滞D.血热E.湿热答案:C59瘀血导致疼痛的特点是A.冷痛B.重痛C.灼痛D.刺痛E.空痛答案:D60下列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久视伤血B.久坐伤肉C.久立伤骨D.久卧伤神E.久行伤筋答案:D61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A.邪气盛衰B.正气强弱C.邪侵部位D.体质因素E.正邪斗争的胜负答案:E62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邪

    13、气亢盛B.正气虚弱C.阴阳失调D.寒热偏胜E.邪正盛衰答案:B解析:中医发病学十分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正气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起着主导作用。63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是A.阴阳盛衰B.阴阳互损C.阴阳格拒D.阴阳转化E.阴阳亡失答案:B64形成虚实错杂的病机是A.邪盛正衰B.邪去正衰C.正胜邪退D.邪盛正未衰E.正虚邪不盛答案:A65形成虚证的病机是A.邪盛正衰B.正虚邪恋C.正胜邪退D.邪盛正未衰E.正虚邪不盛答案:E66阳偏盛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A.实热B.实寒C.虚热D.虚寒E.真寒假热答案:A67阴偏衰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A.实热B.实寒C.虚热D.虚寒E.真寒假热答案:C68素体气虚又感受寒邪的患者,治以补气解表法所属的是A.先治其标B.先治其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兔兜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针灸学卫生资格考试题库.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tudouwenku.com/doc/2345276.html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copyright@2008-2024 兔兜文库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37072502000182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1021588号-1  百度保障

    兔兜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