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政策分析》课件第二章 养老保险政策.ppt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社会政策分析 中国社会政策分析课件第二章 养老保险政策 中国社会 政策 分析 课件 第二 养老保险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 养老保险政策本章要点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在部分企业实行的养老保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特权性质的养老保险政策。只有少数人才有获得养老保险金的权利,且这种权利的实现并不是与个人承担的相应义务直接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存在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模糊不清的缺点。 20世纪80年代的养老保险改革主要针对两个问题:一个是改变在退休费支付方面企业负担畸轻畸重的状况;另一个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比较清晰地包含了明确职工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义务与权利的观念。在实践中,这一观念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
2、推出以后,又逐渐推进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近两年实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力图实现同等人同等对待的养老保险。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政策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在有些地方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这几类政策虽然都与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有关,主要目标都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但是它们形成的社会背景、被利益相关者建构的政策问题是有显著区别的,因此具体的政策内容和政策效果有很大不同,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要的水平方面也有明显差别。 上述几类养老保险政策中,最早推行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
3、老保险政策的前身,是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险条例)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内容,以及后来进行的一些修改。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与劳动保险条例也有一定的关联。而现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则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后续。这些不同类别、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养老保险政策在推进平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方向。这些后续的养老保险政策都与先前的劳动保险条例有一定的关联。将政策措施置于其形成环境之中,分析“谁得到了什么”,政策“为什么”如此,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政策问题是怎样被建构的,需要从1951年政务院发布
4、的劳动保险条例开始。第一节改革开放以前的养老保险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在部分企业实行的养老保险政策具有一定的特权性质。此处的“特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只有少数人才有获得养老保险金的权利;二是少数人的这种权利的实现并不是与个人承担的相应义务直接相关的,至少,权利实现需要的资金是否来源于权利享有者的贡献是模糊不清的。在社会保险发展的历史上,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险在建立之初只覆盖部分劳动者,但是权利实现需要的资金源自何处是相对清楚的。 在一些国家,只覆盖少数人的社会保险权利实现需要的资金主要源自权利享有者的贡献。即使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国家财政资金也来自有纳税能力的人的税金。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只
5、有少数人才有获得养老保险金的权利,很有可能贫穷的农民也为少数人权利的实现付出了资金。一、养老保险政策的创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二十三条的内容就是关于在企业“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规定。此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这一规定责成劳动部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起草劳动保险条例。原劳动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50年拟订了劳动保险条例草案,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审查同意后,政务院于同年10月27日决定予以公布,组织全国职工讨论。在广大职工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原劳动部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劳动保险条例做了修改,经政务院第73次会议批准,于1951年2月26
6、日正式颁布实施。原劳动部于1953年1月公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草案)。 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二、“谁得到了什么” 1956年以后,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中的大部分人被纳入了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范围;另一方面,我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此时,虽然表面上是各个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缴纳保险费,其中30%上缴中华全国总工会,70%用于支付本企业职工的个人劳动保险,但是,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企业的资金、职工工资和作为劳动保险费的资金不一定是本企业职工的劳动创造,有可能是国家的拨款。而国家的资金既来自创造价值、能够赢利的企业,也来自通过
7、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实行剪刀差获取的资金。 与此同时,尽管1956年以后大部分城镇企业职工被纳入了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范围,但是在全国人口中,城镇人口直到1964年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也只占比不到23%。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50%,因此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职工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不会超过10%,占劳动年龄人口和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不会超过20%。毫无疑问,领取退休金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当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加强,以及不间断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劳动报酬制度中的“大锅饭、铁饭碗”的特征越来越稳固,大多数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差别很小。
8、这样,一些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人在职时的贡献可能远远高于其得到的劳动报酬。对于这样的人而言,其领取的退休金实际上只是对其先前本应得到的劳动报酬的返还。在劳动者退休之后以领取退休金的方式返还其应得的部分劳动报酬,这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一项内容。但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际运行的结果并不能反映职工的退休金与其在职贡献的关系。三、劳动保险条例颁布的原因和政策结果 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第一章第一条的内容就是:“为了保护雇佣劳动者的健康,减轻其生活中的特殊困难,特依据目前经济条件,制定本条例。”这已经表明在个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新的共同体的关系方面,国家对“保护雇佣劳动者的健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