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金融 科技 推动 中国 绿色 发展 案例 展望
- 资源描述:
-
1、 录 、引 、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 三、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2020年案例跟踪 四、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2021年案例研究 案例:嘉实基ESG评分系统 案例: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 五、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挑战 六、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建议 参考献 引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投资是全球共同关切的 重要议题。在通往更有韧性的复苏之路上,绿发展是核,融和技术是主要驱动。 1、引 2020年9,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会宣布中国将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标。中国在绿低碳领域投资有望持续快速增,绿融将发挥更作。融科技作为绿融体系建
2、设的重要撑,将在持绿融更加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发挥关键性作。 在中国,融科技推动绿融和可持续发展已做了些探索实践。在农业、消费、建筑、微企业等越来越多的业领域得到应。例如,利融科技,可以更效地识别绿资产、项、产品和服务,开展环境效益数据的采集、溯源、处理和分析,持绿资产交易平台等;可以为融机构在低碳资产识别、转型险量化、碳资产信息披露等提供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的具和法;可以在绿融监管政策具、企业碳中和、系统性候险分析、绿投融资融产品和创新服务、绿融市场机制建设等细分应领域提供更效的解决案。 在中国绿融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融科技发挥了重要作。2020年,保尔森基会绿融中与北京绿融与可
3、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了题为融科技推动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0年)报告,介绍了融科技在绿融领域的具体案例,讨论了这些运所临的障碍,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2021年,保尔森基会绿融中与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对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的应场景与案例进了持续跟踪研究,并形成了融科技推动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年)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部分在回顾过去年政策持融科技助绿融的新进展基础上,综述了2020年融科技公司的整体发展情况。第部分跟踪研究了2020年报告中四个典型案例的最新进展。这些案例是:中国银绿融信息管理系统、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湖州银绿信贷管理系统、
4、保财险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等。第三部分聚焦中国绿融发展重要领域和前瞻性应场景,深剖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它们是:融科技促进ESG可持续投资和融科技助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第四部分融科技助推绿融发展的最新进展研究,从政策、市场和技术等提出当前仍临的挑战。第五部分向政府部、融监管机构、融机构、融科技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提出绿融科技发展建议。 1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2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标的提出,伴随着巨的经济增潜和技术创新活,为绿融和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 1.政策持 2020年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五届联合国会上提出,中国将提
5、国家主贡献度,采取更加有的政策和措施,氧化碳排放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抓住新轮科技命和产业变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复苏”,汇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合。 此后,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候雄峰会、领导候峰会等多个国际场合重申碳达峰、碳中和标及坚定不移加以落实的决。同时,中国政府作报告和“四五”规划等重要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作要求,中国银、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融监管部把融持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作,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事项。 银将继续探索利融科技发展绿融。未来,数据、智能、区块链等融科技段在绿融中的运前景常。 中国银1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决策部署,完善绿
6、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以及提升融科技应和管理平作为重点作之。中国银易纲在2020年12新加坡融科技节上表示,银将继续探索利融科技发展绿融。未来,数据、智能、区块链等融科技段在绿融中的运前景常。中国银保监会2提出,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促进融业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融服务,发展绿信贷、绿保险、绿信托;要提协同监管能和科技运能。中国证监会3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科技和融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全提升监管科技和融科技发展平;促进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等创新科技在融业的推应。2.市场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融科技应的引领者之,在运融科技推动绿融创新发展也在世界前列。
7、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为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以及融科技泛应带来强劲的市场需求,融科技在疫后经济复苏中发挥了积极作。 2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从2019年起开始对中国融科技在绿融领域的应情况进年度跟踪调研。2020年,活跃在中国绿融领域的融科技公司有59家,包括41家以服务绿融为主业的中国融科技公司和18家融机构或融投资集团下属的科技服务公司。考虑到现阶段融机构或融投资集团下属的科技服务公司规模、业务覆盖范围,绿融科技服务并其主要业务,为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绿融科技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主要针对41家以服务绿融为主业的中国融科技公司进深调研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绿融科技的态体系不断
8、发展完善。融科技已在绿融的多个业务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各类应场景层出不穷,融科技在绿融业务领域和应场景的交叉融合尤为突出。 从绿融业务看,融科技具的使主要集中在绿信贷、绿基、绿能源市场、绿债券等业务领域。其中,这些具在绿信贷和绿基业务领域的使率较,在环境权益市场、绿信托、绿租赁业务领域则相对缺。 从应场景看,融科技具的使覆盖了ESG投融资、全国碳市场交易、绿建筑、绿消费、绿农业、微企业等多个领域。 从基础数据与具看,融科技在环境数据、ESG数据与评价、环境效益测算及险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和融机构绿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得到较泛应。融科技在绿资产识别与溯源、环境候融险量化评估与信险管理等领域的应成为下步需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