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期末必背必考知识清单.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历史 期中 期末 必考 知识 清单
- 资源描述:
-
1、1.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最早的古人类2. 北京人:70万年-20万年,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模样与现代人相似3. 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4. 河姆渡人:生活在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运用雕刻技术,制作陶器玉器和骨哨,懂得使用天然漆;猪纹陶钵。5. 半坡居民:距今6000年的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 制作彩陶,会纺织;人面鱼纹彩陶盆6. 阪泉之战:黄帝炎帝,黄帝胜,炎帝归顺黄帝;涿鹿之战:炎黄联盟蚩尤,炎黄联盟胜,演变华夏族7. 炎帝:
2、陕西渭河流域,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8. 黄帝:名轩辕,建造宫室以避寒署,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9. 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 嫘祖缫丝10. 禅让制:尧舜禹 禅让给有贤德的人 大禹治水,消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11.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禹传位启,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最后一个是桀12.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建商,定都亳。盘庚迁都到殷;最后一代君王纣不得民心。13.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武王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14. 分
3、封制:(1)目的: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3)内容: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4)诸侯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大独立性,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调兵(5)意义: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15.周厉王统治期间,引起“国人暴动”,周朝由盛转衰。16. 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利簋: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记载牧野之战;17.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最早的有文字记载从商朝开始18.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1
4、)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深耕细作,经济发展;(2)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冶铁业得到发展(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使用金属货币;19. 诸侯争霸:(1)原因:各诸侯国政治经济(2)影响: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但又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代表:齐桓公率先称霸,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20. 商鞅变法:(1)根本原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2)内容:政治上:确立县制,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官吏;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
5、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鼓励耕织,生产布帛粮食多的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意义:提高了秦国的势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掀起了争先改革的狂潮。21.成都岷江都江堰,战国时期秦修建;防洪灌溉能水运,李冰父子永流传;22. 百家争鸣原因: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3. 代表:儒家:春秋孔子-强调“仁”和“克己复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战国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