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类型《人口社会学》课件第八章婚姻家庭.ppt

  • 上传人:cr****cr
  • 文档编号:641707
  • 上传时间:2023-03-16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1.1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课件第八章 婚姻家庭 人口 社会学 课件 第八
    资源描述:

    1、婚姻家庭第八章 中国正面临一场全面的社会转型。尽管婚姻家庭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独立性和延续性,加上传统文化的惯性所具有的制约作用,在社会转型中呈现适应、变化迟缓的特点,但无疑也将顺应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衍变。徐安琪、叶文振第八章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婚姻家庭婚姻家庭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婚姻家庭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婚姻家庭第四节第四节第八章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婚姻家庭一、婚姻一、婚姻二、家庭二、家庭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婚姻是指男女双方按照社会习俗或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为夫妻的社会制度。婚姻的成立,一般标志着家庭的建立。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自然属性,也有

    2、社会属性。一、婚姻(一)婚姻概念(一)婚姻概念 自然属性是指它的生物性,即它是男女两性生理上的结合,以当事人的性别差异为基本条件,是人达到一定年龄、生理上成熟、具有性的需求并力图满足这种需求的产物。社会属性是指两性之间的结合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必须按照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来实行;不符合社会规范、法律的两性结合,如未婚同居、婚外情等都不能称为婚姻。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一、婚姻(二)结婚条件(二)结婚条件1.积极条件l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l 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2.消极条件l 直系血亲

    3、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l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合法婚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的。不合法婚姻(婚姻无效):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而结婚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而结婚的一、婚姻(三)合法婚姻与不合法婚姻(三)合法婚姻与不合法婚姻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婚姻状况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岁及以上人口在婚居中所处的状态。婚姻状况一般分为未婚、已婚、丧偶、离婚四类。一、婚姻1.婚姻状况 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 已婚是指已经结婚并与配偶一起生

    4、活,可区分为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形 丧偶是指配偶死亡,单独居住或与子女、孙子女等共同居住,处于可再婚状况 离婚是指法定夫妻关系解除,双方均处于可再婚状况(分居)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反映人口婚姻状况的指标有两种:一是处于各种婚姻状况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二是处于婚姻状况的人数在某一可婚年龄(如15岁、20岁)以上的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结婚率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结婚事件的发生数,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

    5、姻(1)结婚率这里的结婚事件包括初婚和再婚。结婚率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儿童和老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大,结婚率越低。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初婚率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口中初婚事件的发生数,常用千分数表示。同结婚率一样,初婚率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2)初婚率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平均初婚年龄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或者某一队列人口初婚时的平均年龄。该指标受初婚者年龄结构的影响。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3)平均初婚年龄离婚率是指在

    6、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离婚事件的发生数,常用千分数表示。这一指标也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成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离婚率越高。(4)离婚率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终身不婚率是指到育龄期末(一般指50岁)仍未结婚的人数占相应年龄人口的百分比。从人口学角度来讲,女性的终身不婚与终身不育几乎可以画等号,故女性终身不婚率的高低将影响生育水平。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5)终身不婚率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家庭是因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二、家庭(一)家庭概念(一)家庭概念l 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家庭是婚

    7、姻的结果。l 夫妻关系是所有家庭关系的基础,并由此产生父母、子女等纵向亲属关系和兄弟姐妹等横向亲属关系。l 家庭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单位。家庭(简称家)与家庭户(简称户)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概念,需加以区分。l 家是指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共同居住的共同体。l 户主要以居住地为依据,将一起居住之人称为一户。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二、家庭(二)家庭核心要素(二)家庭核心要素1.家庭结构l 人口要素,即家庭规模。l 模式要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及因联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家庭模式,主要指家庭内部的代际数量、家庭形式和居住安排。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构

    8、成状况,包括两方面的要素:家庭规模:大家庭VS小家庭 家庭的代际层次及亲属关系: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不完全家庭、单身家庭)家庭代数:一代家庭、二代家庭、三代及以上家庭 婚后家庭的居住地:从妻居、从夫居、新居家庭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二、家庭(二)家庭核心要素(二)家庭核心要素2.家庭关系l 平行关系:同辈人之间的代内关系,如夫妻、兄弟姊妹、妯娌、姑嫂等;l 垂直关系:指不同辈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如亲子、婆媳、翁婿、叔侄、祖孙、外祖孙等。l(N2-N)/2 计算家庭关系种数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人际互动或联系,包括平行(代内)关系和垂直(代际)关系两种。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

    9、测量指标二、家庭(二)家庭核心要素(二)家庭核心要素3.家庭功能l 经济功能: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l 性和生殖功能: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求及进行人口再生产l 教化功能:教育家庭成员和传播社会文化、习俗等l 抚养和赡养功能:家庭代际关系中双向的义务与责任l 情感沟通、交流功能: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家庭生活幸福的基础l 休闲娱乐功能:家庭闲暇时间安排的表现家庭功能也称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对人类的功用和效能,即家庭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家庭主要发挥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二、家庭(二)家庭核心要素(二)家庭核心要素4.家庭观念l 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家庭观念l 包

    10、括健康观、生育观、教育观等家庭观念是指人们对家庭制度、家庭关系的主观认识,包括婚姻观、道德观、伦理观、法律观等各种观念。第八章婚姻家庭理论第二节第二节婚姻家庭一、婚姻的相关理论一、婚姻的相关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一、婚姻的相关理论(一)婚姻家庭经济论(一)婚姻家庭经济论贝克尔:婚姻家庭经济学之父。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家庭论l 从理性选择和效用最大化等假定出发,将人们在婚姻市场上的选择行为、生育行为以及家庭内部分工等行为都看作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l 人们结婚的目的就是想使婚姻效用最大化l 配偶的选择婚姻的缔结:寻找目标市场、考察

    11、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知道签订商品交易契约的过程。l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解释一夫一妻制l 婚姻收益论解释女性结婚和生育欲望下降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一、婚姻的相关理论(二)社会性别理论(二)社会性别理论l 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改变。l 社会化过程中:男女角色定位、性别规范“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文化传统l 在人际互动中,将惯习实践于夫妻关系地位、家务分工及教养工作中,不断强化和再生产性别角色观念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一、婚姻的相关理论(三)婚姻梯度理论(三)婚姻梯度理论l 在择偶过程中,男女在人格特征的各个方

    12、面存在“男高女低”的差别。l 年龄上要“男大女小”,身高上要“男高女低”,学历上要“男高于女”,职业上、经济上要“男优于女”l 这种婚姻观的存在,造成处于梯度两极的人(“桶底”男人与“精华”女人)成婚困难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一、婚姻的相关理论(四)婚姻挤压理论(四)婚姻挤压理论 婚姻挤压婚姻挤压是指婚姻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可供选择的女性之间的数量不平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导致部分女性或男性不能按传统的偏好和习惯择偶。l 可能产生一些列社会问题:“光棍阶层”、恶化女性生存状况、导致家庭不稳定等。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一)家庭功能论(一)家庭功能论从家庭所发挥的

    13、功能来考虑,认识家庭相关功能对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发展需求及家庭作为社会组织基本单位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的作用。l 结构取向:主张通过家庭的具体特征来描述相应的功能,将家庭功能理解为家庭系统中家庭关系的结构,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家庭沟通、家庭规则、家庭凝聚力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l 过程取向:主张从任务完成及执行情况来定义家庭功能,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二)家庭发展理论(二)家庭发展理论家庭发展理论又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家庭犹如一个生命体,要经历形成、成长、发展、分解等不同阶

    14、段,呈现出循环运动变化的规律。l 六阶段:形成扩张稳定收缩空巢解体l 杜瓦尔(Evelyn Duvall,1906-1998)的把阶段:新婚婴幼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空巢期老年期l 家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承担着特定的使命,有着特定的需求。上一阶段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有碍使命的完成,而且将给下一阶段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以失败而告终。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三)家庭现代化理论(三)家庭现代化理论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将向着规模小型化、关系简单化和结构核心化、功能弱化与外化的方向发展与变迁。l 个人主义价值观

    15、念与夫妇式家庭制度间的适应性&核心家庭制度与工业化之间的适应性l 古德在家庭一书中对世界范围内家庭模式的变化的总结:()母系制衰落,转向父系制或双系制。()共同的亲属群体影响下降,世袭制在权力和重要性方面都在下降。中国的宗族瓦解。()嫁妆或聘金的流行程度下降,年轻人实现婚姻自主,亲属不再能主宰年轻人的择偶和婚姻。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三)家庭现代化理论(三)家庭现代化理论()越来越多的配偶年龄相当,婚龄差别缩小,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妇女婚龄的提高。()近亲结婚现象减少,这说明传统的包办婚姻在减少。()离婚率升高或趋向中值,这与人们重视婚姻的爱情基础和离婚自由有关。()妇女独

    16、立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妇女权利增多。()父母对子女恋爱和择偶的控制减少。(10)两性关系更自由,这是因为工业化的意识形态强调个人选择的权利,其就业体系支持人们摒弃传统的生活方式。(11)西方国家的未婚同居现象增多,在未来很可能会变成整个婚姻周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阶段。而这与妇女对婚姻中的家务劳动和其他不平等形式的反感有关。第二节 婚姻家庭理论二、家庭的相关理论(三)家庭现代化理论(三)家庭现代化理论(12)妇女的婚龄提高,这与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婚姻市场上的身价提高有关。(13)出生率降低,这主要是由医疗保健、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婴儿成活率提高以及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参加工作的比例提升造成的。(14)家庭法的通过远远走在一般公众舆论之前,有关家庭和婚姻的新思想,如号召男女平等、保护儿童、择偶自由等,往往超越其他意识形态而领先。l 家庭模式不能仅仅通过经济和技术状况来加以判断和预测,家庭变迁的推动力来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l 工业化和家庭二者的变化是两个平行和相互适应的过程,它们都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个人观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第八章世界婚姻家庭第三节第三节婚姻家庭一、婚姻变革一、婚姻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兔兜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口社会学》课件第八章婚姻家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tudouwenku.com/doc/641707.html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copyright@2008-2023 兔兜文库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37072502000182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1021588号-1  百度保障

    兔兜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