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课件第八章婚姻家庭.pp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课件第八章 婚姻家庭 人口 社会学 课件 第八
- 资源描述:
-
1、婚姻家庭第八章 中国正面临一场全面的社会转型。尽管婚姻家庭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独立性和延续性,加上传统文化的惯性所具有的制约作用,在社会转型中呈现适应、变化迟缓的特点,但无疑也将顺应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衍变。徐安琪、叶文振第八章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婚姻家庭婚姻家庭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婚姻家庭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婚姻家庭第四节第四节第八章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婚姻家庭一、婚姻一、婚姻二、家庭二、家庭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婚姻是指男女双方按照社会习俗或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为夫妻的社会制度。婚姻的成立,一般标志着家庭的建立。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自然属性,也有
2、社会属性。一、婚姻(一)婚姻概念(一)婚姻概念 自然属性是指它的生物性,即它是男女两性生理上的结合,以当事人的性别差异为基本条件,是人达到一定年龄、生理上成熟、具有性的需求并力图满足这种需求的产物。社会属性是指两性之间的结合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必须按照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来实行;不符合社会规范、法律的两性结合,如未婚同居、婚外情等都不能称为婚姻。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一、婚姻(二)结婚条件(二)结婚条件1.积极条件l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l 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2.消极条件l 直系血亲
3、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l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合法婚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的。不合法婚姻(婚姻无效):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而结婚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而结婚的一、婚姻(三)合法婚姻与不合法婚姻(三)合法婚姻与不合法婚姻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婚姻状况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岁及以上人口在婚居中所处的状态。婚姻状况一般分为未婚、已婚、丧偶、离婚四类。一、婚姻1.婚姻状况 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 已婚是指已经结婚并与配偶一起生
4、活,可区分为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形 丧偶是指配偶死亡,单独居住或与子女、孙子女等共同居住,处于可再婚状况 离婚是指法定夫妻关系解除,双方均处于可再婚状况(分居)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反映人口婚姻状况的指标有两种:一是处于各种婚姻状况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二是处于婚姻状况的人数在某一可婚年龄(如15岁、20岁)以上的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结婚率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结婚事件的发生数,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
5、姻(1)结婚率这里的结婚事件包括初婚和再婚。结婚率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儿童和老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大,结婚率越低。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初婚率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口中初婚事件的发生数,常用千分数表示。同结婚率一样,初婚率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2)初婚率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平均初婚年龄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或者某一队列人口初婚时的平均年龄。该指标受初婚者年龄结构的影响。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3)平均初婚年龄离婚率是指在
6、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离婚事件的发生数,常用千分数表示。这一指标也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成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离婚率越高。(4)离婚率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终身不婚率是指到育龄期末(一般指50岁)仍未结婚的人数占相应年龄人口的百分比。从人口学角度来讲,女性的终身不婚与终身不育几乎可以画等号,故女性终身不婚率的高低将影响生育水平。2.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四)婚姻状况与测量指标一、婚姻(5)终身不婚率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家庭是因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二、家庭(一)家庭概念(一)家庭概念l 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家庭是婚
7、姻的结果。l 夫妻关系是所有家庭关系的基础,并由此产生父母、子女等纵向亲属关系和兄弟姐妹等横向亲属关系。l 家庭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单位。家庭(简称家)与家庭户(简称户)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概念,需加以区分。l 家是指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共同居住的共同体。l 户主要以居住地为依据,将一起居住之人称为一户。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二、家庭(二)家庭核心要素(二)家庭核心要素1.家庭结构l 人口要素,即家庭规模。l 模式要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及因联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家庭模式,主要指家庭内部的代际数量、家庭形式和居住安排。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构
8、成状况,包括两方面的要素:家庭规模:大家庭VS小家庭 家庭的代际层次及亲属关系: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不完全家庭、单身家庭)家庭代数:一代家庭、二代家庭、三代及以上家庭 婚后家庭的居住地:从妻居、从夫居、新居家庭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测量指标二、家庭(二)家庭核心要素(二)家庭核心要素2.家庭关系l 平行关系:同辈人之间的代内关系,如夫妻、兄弟姊妹、妯娌、姑嫂等;l 垂直关系:指不同辈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如亲子、婆媳、翁婿、叔侄、祖孙、外祖孙等。l(N2-N)/2 计算家庭关系种数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人际互动或联系,包括平行(代内)关系和垂直(代际)关系两种。第一节 婚姻家庭及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