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课件第九章社会分层.pp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课件第九章 社会分层 人口 社会学 课件 第九 社会 分层
- 资源描述:
-
1、社会分层第九章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占有那些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社会分层研究的问题取向在于:这种社会不平等对特定社会体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不平等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李路路第九章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理论第二节第二节社会分层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国内社会分层基本状况第四节第四节第九章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社会分层借用了地质学
2、中关于地质构造分层的概念,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等不同主体的不同层次;通常,按照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财富、权力、职业、声望)或其他标准,可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层次。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 一是成员归属的不平等: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将不同特征的人群归属于不同层次。二是资源分配、结构性的不平等l 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二)社会分层的特征(二)社会分层的特征 普遍持久性普遍持久性:存在于所有社会中,会对社会成员和整体社会格局产生持久性影响 形式
3、多样性形式多样性:因国家、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分层划分的依据和标准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代际传承性代际传承性:在社会分层中,人们无法完全消除家庭背景的影响;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层的传承性和定势化可能会逐步减弱。1.阶级与阶层l 英文文献中,class既可指代阶级,也可表示阶层;strata、stratification分别用来表示社会阶层、社会分层,但不表示阶级l 联系:两者的产生都是基于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群体分化;两者的划分标准也都是依据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的多寡。l 区别:“阶级”政治色彩更为浓厚,主要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将社会成员区分为相
4、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立、斗争关系的群体。阶层则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冲突和斗争色彩较淡。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三)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三)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2.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各部分在形态、特点和结构诸方面逐渐发生变异,不断地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等级的过程。即社会各群体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过程与现象。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三)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三)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3.社会不平等社会平等社会平等是指个体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处于同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反之,
5、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则是指个体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地位、权利的不平等,具体是指各阶级、阶层在稀缺资源的占有量以及机会的享有方面的不平等。4.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社会结构或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网中的各个纽结。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三)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三)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1.主观法(一)社会分层方法(一)社会分层方法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主观法也称为自我评分法自我评分法,即直接由本人来确定归属的一种分层方法。研究者将整个社会分为
6、各种不同的层次,请被访者对自己所处的层次进行归类对自己所处的层次进行归类。l 容易受到被访者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周围群体,以及调查问题的设计、调查者本身的理解等因素的影响l 被访者实际的客观地位与主观报告的地位可能出现不一致甚至存在较大偏差2.客观法(一)社会分层方法(一)社会分层方法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客观法是指采用可直接测量的指标(如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和住房等)对人们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的方法。l 相应指标数据容易获得且不受被访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故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l 局限:如阶层标准选择的任意性以及指标测量的连续性而非离散性,使其能够明显地区分
7、阶梯中的最高和最低,却很难区分临近中间阶层的人3.声望法(一)社会分层方法(一)社会分层方法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 声望法也叫认定法、名声判断法,是指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分层标准或人们熟悉的分层体系,从社区中抽取部分熟悉情况的人作为“声望评判员”,让他们对社区其他成员的阶层归属进行划分。l 兼具主观法与客观法的特点l 局限:要求评判员必须熟悉评判对象,这使得“声望评判员”的寻找与确定比较困难,在大城市更是极为困难;在评价过程中,不同的评判员可能采用的标准有别,致使评价意见存在不一致的情形;无法避免评判员主观偏见的影响1.不平等指数(二)社会分层测量指标(二)社会分
8、层测量指标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不平等指数是以收入为标准以收入为标准来测量社会分层的方法。具体而言,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之和人口的比例之和,代表不平等的程度。l 关键在于怎样定义和如何计算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l 一般会选择将贫困线以下的人视为最低收入者,而将收入高于平均收入两倍乃至数倍以上的人视为最高收入者。l 反映了社会两极人口与中间层人口的比例关系以及社会的分化程度2.五等分法(二)社会分层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测量指标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念及测量指标二、社会分层方法与测量指标五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