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类型第一章4中学数学教材的分析策略.ppt

  • 上传人:奉***
  • 文档编号:645734
  • 上传时间:2023-03-18
  • 格式:PPT
  • 页数:26
  • 大小: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一章 中学数学 教材 分析 策略
    资源描述:

    1、1.41.4中学数学教材研究策略中学数学教材研究策略1.4教材分析四个基本出发点“读懂课标读懂课标 转变教育转变教育观念观念,明确教学方向,明确教学方向”“读懂教材读懂教材 把握教材特色,提升专业素养把握教材特色,提升专业素养”“读懂学生读懂学生 关注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关注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果”“读懂课堂读懂课堂 研究课堂问题,延伸课堂教学研究课堂问题,延伸课堂教学”1.4.11.4.1中学数学教材地位与作用中学数学教材地位与作用 教材是学习活动中三大要素(主体要素、主导要素、教材是学习活动中三大要素(主体要素、主导要素、客体要素)中的客体成分。客体要素)中的客体成分。对教科书的依赖是课

    2、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教科书的依赖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教材教材精选教学的内容、例习题,精选教学的内容、例习题,是学生学习最普及是学生学习最普及、最有效的工具。、最有效的工具。实际实际教学教学中,过度注重知识和技能,过度注重对考中,过度注重知识和技能,过度注重对考试题试题讲解、模仿训练,讲解、模仿训练,忽视数学思想方法;忽视数学思想方法;过度重视结果,忽视过度重视结果,忽视知识发现、探索知识发现、探索过程;过程;教材基教材基本不用,主要是讲练习题(考试题)。本不用,主要是讲练习题(考试题)。需要立足需要立足教材,教材,适当拓展适当拓展。教学分析与研究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教学分析与研究时

    3、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1 1)落实)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2 2)传递数学知识)传递数学知识与发展核心素养与发展核心素养(3 3)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教改实践与教改实践(4 4)引导学生的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的学习数学与探索发现与探索发现 此外,还需要落实此外,还需要落实衔接功能衔接功能 教材衔接功能:一方面是学科衔接;另一教材衔接功能:一方面是学科衔接;另一方面是生活衔接。方面是生活衔接。1.4.21.4.2钻研数学教材的几个视角钻研数学教材的几个视角 分析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上分析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上课的前奏课的前奏,不仅关系到能否真正发

    4、挥教不仅关系到能否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也直接影响材的作用,也直接影响到到教师的课堂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学质量。教材怎样研读都不过分!教材怎样研读都不过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课标与教材重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课标与教材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对教材的钻研是不够。程度是不够的,对教材的钻研是不够。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没有深入钻研教材,不不可能创造性使用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钻研数学教材的几个视角钻研数学教材的几个视角 数学视角数学视角 教的视角教的视角 学的视角学的视角 生活的视角生活的视角 考的视角考的视角 研究者的视角研究者的视角1.4.3分析数学教材的策略分析数学教材的策略(一)明确数学课程

    5、内容的教学目标(一)明确数学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从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情感与态、情感与态度度4 4个方面规定了数学课程目标。个方面规定了数学课程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台的关于课程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台的关于课程目标即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价值观”的简称的简称。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整三维目标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是基于人的完整性提出的一体三面,不能体,是

    6、基于人的完整性提出的一体三面,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必须从整体上思考。把它们分割开来,必须从整体上思考。以以“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为主线,渗透“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过程”之中,之中,紧紧扣扣显性目标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密切关注隐性,密切关注隐性目标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力避力避“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的泛化。的泛化。情感与态度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着眼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着眼学生

    7、发展的教学目标目标整合目标整合学学会会会学乐学确定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 主体主体谁来做谁来做 对象对象做什么做什么 方式方式怎么做怎么做 条件条件在什么条件下做在什么条件下做 程度程度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程度案例案例1 1“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基础上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基础上掌握掌握平方差公式,能平方差公式,能说出公式中字母说出公式中字母a a,b b的含义以及公式的结构特点的含义以及公式的结构特点,并运用公式进行运算;,并运用公式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特殊到一般探索发现平方差探索发现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8、,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体,体验数学发验数学发现现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确定目标的原则确定目标的原则 分析教材确定目标时,明确区分出教材中分析教材确定目标时,明确区分出教材中哪些是数学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策哪些是数学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略性知识。教学目标的制定可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以按照学段、年级、单按照学段、年级、单元与课时来进行元与课时来进行 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遵从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遵从“下要保底,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上不

    9、封顶”的原则,使目标具有一定的弹的原则,使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兼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兼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二)整体把握数学教材的知识(二)整体把握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体系 1 1 三个层次三个层次 宏观把握教材宏观把握教材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中观把握教材中观把握教材内容主线内容主线 微观把握教材微观把握教材知识点知识点 2 2 三条主线三条主线 整体到局部,按照整体到局部,按照宏观宏观-中观中观-微观微观 局部到整体,按照局部到整体,按照微观微观-中观中观-宏观宏观 从产生到应用从产生到应用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宏观把握教材宏观把握教材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对于初中,需要整体了

    10、解: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学文化之间的整体安排以及相互关系。对于高中需要整体了解: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系列之间的关系,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要求之间的关系。2017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中观把握教材中观把握教材内容主线内容主线微观把握教材微观把握教材知识点知识点(三)理清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三)理清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只有一种教材,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对生活化的理解分两个角度:生活数学化对生活化的理解分两个角度:生活数学化与数学生活化,两者之间的一个共同

    11、特点与数学生活化,两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就是“数学数学”作为重要连接点。作为重要连接点。生活化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生活化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生活数学化策略生活数学化策略抽象抽象 数学生活化策略数学生活化策略模型模型生活数学化策略生活数学化策略 数学家波利亚所说的那样:数学家波利亚所说的那样:“人们总认为人们总认为数学只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往往忽数学只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往往忽略了它形成过程的特点略了它形成过程的特点又是一门实验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归纳科学。性很强的归纳科学。”H H弗莱登塔尔把弗莱登塔尔把“数学化数学化”作为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的基本原

    12、则之一,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原型。原型。抽象抽象数学生活化策略数学生活化策略 姜伯驹院士说姜伯驹院士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学渗入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学已学渗入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学已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很多地方直接为社会创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很多地方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普遍使用的、造价值,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普遍使用的、增强能力的技术。增强能力的技术。”数学高度抽象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的另数学高度抽象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的另外一个特征外一个特征“广泛的应用性广泛的应用性”来弥补,增强来弥补,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面对陌生环境的

    13、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面对陌生环境的建立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用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模型模型(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术形态学术形态 教学形态教学形态 学习形态学习形态 学习内容的序学习内容的序 学习活动的序学习活动的序 学习过程的序学习过程的序 教的程序与学的程序的统一教的程序与学的程序的统一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发现发现发现折半折半猜测猜测撕拼撕拼证明证明归纳活动经验归纳活动经验演绎活动经验演绎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将已知的东西进行分解或组合将已知的东西进行分解或组合发现新的关系或结构发现新的关系或结构 (过程)(过程)

    14、(体验)(体验)(五)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五)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1 1 教的工具化策略教的工具化策略 2 2 学的工具化策略学的工具化策略 对现代信息技术一定注意三个问题:对现代信息技术一定注意三个问题: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达到什么目的?达到什么目的?(六)注重教与学的反思(六)注重教与学的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反思的内容:反思的内容: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分析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分析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上生成了哪些资源?课堂上生成了哪些资源?这些资源中哪些是自

    15、己没有预想到的?这些资源中哪些是自己没有预想到的?如果让我再设计一次,那么应该怎样设计?如果让我再设计一次,那么应该怎样设计?分析教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分析教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分析教材也是如此,把分析教材也是如此,把“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作为自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追求,上出自己更满意的课堂。的奋斗目标和追求,上出自己更满意的课堂。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老师才能更好教出具有反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老师才能更好教出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思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学生。教师经常教师经常“回头看回头看”,不断,不断“朝前走朝前走”,主要,主要目的是为了再设计,今日的生成是明日的预设,目的是为了再设计,今日的生成是明日的预设,为下一节平行班的教学甚至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为下一节平行班的教学甚至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一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第一手材料。一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第一手材料。分析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分析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兔兜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章4中学数学教材的分析策略.ppt
    链接地址:https://www.tudouwenku.com/doc/645734.html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copyright@2008-2023 兔兜文库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37072502000182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1021588号-1  百度保障

    兔兜文库
    收起
    展开